close

圓形的路燈把南海路照成橘子色,薰風落葉。
南海戲院的紅色圓柱上,還留著白天豔陽的餘溫。

最近去看了搜酷影展(so cool)的四部電影,感覺挺不賴的,南海劇場是免費的室內大螢幕,還有空調和絨布椅子,像客運那種。
說也奇怪,外頭赤炎炎,竟也沒多少人願意進來吹個冷氣、看場電影。
身為台北市民,最有文化的城市還要多加油了。

《舞動心方向》這部片在講述一段莫名的際遇,讓兩個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人,相識、相知,進而相戀。
故事的一開始是一場車禍,路過的麵包師傅為了達成車禍死者的願望,前去赴一場跳舞的約定。
然後再舞廳裡認識了一直受到哥哥過度保護的美麗女子,他們在排除萬難、跳脫原本的生活框框,了解並愛上彼此。
故事裡摻雜了親情、友情,還有愛情,也明確表現出一諾千金、愛慕、守候、寬容等等不易呈現的情感,是一部令人血脈噴張的"舞"藝愛情片,全片有三個場景隨時切換,分別敘述著四個不同時間點的情節,唯有些許場景,像是喪妻俱樂部的橋段張力不夠、篇幅不足之外,是個很不錯的作品。
另外一提,小蜂很喜歡片中選用跳舞的曲子,時而熱情奔放,時而典雅迷濛。

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是四部裡面最受小蜂親睞的電影,雖然和前一陣子頗受好評的韓片《有你真好》有部分題材重疊,但利用了"虛幻"等拍攝技巧呈現不一樣的風格。
故事開頭是在電車上,一位西裝筆挺的中年人看見座位上低聲啜泣的男孩,因此回朔到他童年時期的故事,然而和《有》片相同的地方是本片也採用孫子與阿嬤的主要角色,也同樣以"排斥"、"認識"、"體諒"等漸進式的情緒鋪成;不同的地方是本片多加了一些回憶、虛幻的技巧,將在回憶的中年男子原封不動的(還穿著西裝)搬到他所回憶的童年裡,並且還加強了那份屬於"離別"的親情與傷痛,也為後面的成功的淚水做了最好的跳板。
全片穿插許多搞笑、樂觀的鏡頭,佐賀(九州地名)的超級阿嬤少了《有》片裡啞巴的淡淡憂傷,保存了老人家的樸質與踏實,更多了一些開朗和天真。
雖然欣賞的時候又出現很不舒服的"踢椅子"事件,不過我還是跟著大家一起笑、一起哭,呵呵,日本人真是太強了,讓我這個老兵思想的腦子竟也可以感動得流淚。

《刺青》是這四部中唯一輔導級的電影,不過不知道是因為大明星還是適合唱歌還是台灣國片真的尚待改進,整部片有點悶,也有些地方類似玫瑰瞳鈴眼、藍色蜘蛛網等鬼打架的電視影集(斷手的影像鬼叫很假)
講到同志戀情,就不能不提一下上次在客運上欣賞之紅透半邊天的美片《斷背山》
《斷》片裡兩位男主角的裸露鏡頭較少(有沒有剪過也不知道,就以看到的為準)對於表達情感的方式也藉著互相關心、出遊"釣魚"等來刻畫,而本片的裸露鏡頭較多,也一改東方人保守內斂的情感表達,而直接或間接用語言、打字等坦然呈現。
另外一提,《刺青》的大場景顯得不足,這可能和國片經費不高有關,要不然台灣好山好水,哪還有斷背山撒野的餘地!

最後一部電影是昨天看的《ALWAYS幸福的三丁目》這部電影的題材是少見的多角式,故事沒有一個發展主軸,因此許多顏料雜揉在一起,塑成一幅粉橘色的畫。
故事發生在戰後的東京,一個滿懷夢想的畢業女孩、一個到處流浪的樂觀男孩、一個剛起步的鈴木汽車行、還有一個趕出豪門的頹廢小說家,他們都有共同的理想(其實我覺得這部可以叫"夢"阿,好啦~~我知道夢很俗)
這一些人、這一些事,都發生在剛起步的三丁目地區,片中可以看見許多現在已經進軍國際的大廠牌,他們初期的窮酸樣(好啦,勤奮樣)也可以體會到那艱困的時代,更可以觸摸人們深沉的感情,像是無怨無悔付出的母親(就是日片《一公升眼淚》裡面演媽媽的唷)、渴望家庭酒家女的一片癡心、追求真幸福的企業家流浪兒子...等等,是屬於一部親情溫馨片,其中也穿插不少搞笑的地方唷。

p.s. 看完每一場電影都會有問卷,填寫問卷還可以抽獎唷(可是我都沒抽到...)明年暑假還有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e 的頭像
    bee

    it's my life

    b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